商汤科技:从AI巅峰到市值缩水的反思之路‌

日期:2025-03-26 10:10:24 / 人气:34



2021年末,商汤科技以高达1400亿港币的市值成功挂牌港交所,一时风光无两。作为曾经的“AI四小龙”之首,商汤科技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,备受资本市场青睐。然而,时过境迁,仅仅三年过去,商汤科技的市值已缩水了800亿,其昔日的光环逐渐黯淡。

回顾商汤科技的发展历程,其创始人汤晓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耕细作,为商汤科技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2001年,汤晓鸥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多媒体实验室(MMLab),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研究,并被誉为该领域的“黄埔军校”。实验室的许多博士生后来加入了商汤科技,成为其最早的创始团队。

商汤科技在成立初期,凭借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,迅速在金融、安防、互联网娱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。其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两大业务板块,更是占据了公司营收的近九成。然而,尽管商汤科技在营收和毛利率方面持续增长,但高毛利率并未能带来高净利润,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间累计亏损高达205.4亿元。

尽管如此,商汤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依然抢眼。在成立至上市期间,商汤科技共完成了12轮融资,累计融资金额约50亿美元,吸引了包括上汽集团、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机构的投资。然而,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,AI领域也面临着重新洗牌。商汤科技在上市后,其市值开始逐渐走低,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的业务增长也遇到了瓶颈。

为了扭转颓势,商汤科技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。2023年,公司将业务重组为生成式AI、传统AI和智能汽车三大板块,将过去三个板块合为一个,并只保留了曾经营收最少的智能汽车业务。其中,智能汽车业务(绝影)成为了商汤科技寄予厚望的新增长点。绝影业务依托商汤在大模型领域的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,致力于成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供应商。

然而,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。绝影不仅要面对百度Apollo、华为车BU等科技巨头的竞争,还要应对小马智行、元戎启行等新兴公司的挑战。此外,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兴起,汽车智能赛道更是万人空巷。商汤绝影CEO王晓刚虽然看到了DeepSeek给商汤绝影带来的机会,但也清醒地认识到,绝影在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方面稍显滞后,面临着不小的风险。

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商汤科技再次进行了组织架构重组。公司建立了新的“1+X”架构,聚焦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核心业务,同时拓展生态企业矩阵,包括智能汽车、家庭机器人、智慧医疗等细分领域。这一举措既是目前局势下的无奈之举,也是商汤科技积极应对变化的自救之路。

从商汤科技的上市与发展历程中,我们可以看到中国AI企业从单一技术到更多场景落地、从资本热捧到泡沫挤出、盈利验证的典型路径。商汤科技的市值缩水,既反映了AI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,也提醒我们,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落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。未来,商汤科技能否在AI2.0时代实现华丽转身,我们拭目以待。
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© 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