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?下一个是猛犸象

日期:2025-04-15 09:54:52 / 人气:20

"1万多年前灭绝的恐狼,最近“复活”了!?
  如果你没听过恐狼,或许你见过《权力的游戏》中的冰原狼——它们毛色灰白,体型庞大强壮,可以像狗杀老鼠一样轻松地撕掉人的臂膀,而它们的原型正是生活在几万年前的恐狼。
  
  左边是《权力的游戏》中的冰原狼,右边是《权力的游戏》作者乔治·R·R·马丁抱着恐狼宝宝的照片 | HBO; George R.R. Martin
  最近,美国的一家生物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称,通过基因技术,他们成功创造了3头恐狼,让它们从荧屏中和博物馆走进了现实世界。
  对了,他们还请到了乔治·R·R·马丁来看狼,76岁的老爷子看到恐狼的时候哭了,之后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文宣称:“冰原狼回来了!”
  恐狼,又大又能打
  恐狼和今天的狼有啥不一样?
  恐狼生活在距今大约12万至1万多年以前,是更新世美洲最常见、分布最广的大型食肉动物之一,在1万年前的第四纪灭绝事件时期消失。
  1854年,人们在美国俄亥俄河发现了第一具恐狼化石,后来,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恐狼化石,其中最著名的出土地点在美国洛杉矶的拉布雷亚沥青坑,里面有大约3800具恐狼的骸骨。
  
  灰狼(左)和恐狼(右)的骨架对比 | Mariomassone & Momotarou2012 / Wikimedia Commons
  从化石看,恐狼的体型大于现存的灰狼,能达到2米长,体重约为50至80公斤。根据恐狼腿脚的比例,它们比灰狼矮一些,奔跑能力不如灰狼,不擅长长途奔袭捕猎。恐狼可能主要吃腐肉,或者捕猎一些大而笨重的猎物,这一点也在它们的骨骼上得到了印证——它们的骨骼上经常会出现伤痕,和灰狼捕猎大型猎物时身上留下的伤痕差不多。
  恐狼的头部和灰狼大体相似,但恐狼的下颚更大,它们化石常常有着大而磨损严重的牙齿,说明它们的咬合力比灰狼大得多,可以咬碎大型动物的骨头。
  
  恐狼(上)和灰狼(下)的头骨对比,恐狼的下颌和牙齿大得多 | Tim Evanson / Wikimedia Commons
  虽然长得有点像,但恐狼和狼的关系其实没那么近。科学家花了100多年才发现恐狼不是狼。
  在最初的研究中,由于恐狼和现存的灰狼相似性很高,科学家认为认为两者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。灰狼和狗都属于犬属,恐狼也因此被归入犬属。
  直到近几年,科学家才发现,恐狼不能算作狼。
  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,科学家对5具恐狼化石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,结果发现,恐狼在约570万年前就已经和灰狼的祖先分家,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,它们和灰狼、郊狼之间都没有基因流动的证据。
  恐狼来源于美洲,并在美洲独立演化,而灰狼、郊狼和豺的祖先来源于欧亚大陆,后来才到北美洲定居,恐狼和灰狼在形态上的相似性,其实是趋同演化的结果。根据这项研究,恐狼从犬属中脱离了出来,被列入了独立的恐狼属——也就是说,恐狼不是狼,是恐狼。
  恐狼是怎么“复活”的?
  就是这样一种已经消失了1万多年的动物,最近被一家美国生物公司“复活”了。
 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的研究人员从1.2万年前的牙齿化石和7.2万年前的头骨化石上提取了恐狼DNA,又从灰狼的血液中提取了内皮祖细胞(EPC)。随后,他们比对了恐狼和灰狼的基因,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灰狼的14个关键基因进行了20次编辑。
  
  从头骨化石上提取古代恐狼的DNA | Colossal Biosciences
  这个恐狼听着有点不正宗——为什么不直接把恐狼的DNA植入灰狼的基因组中呢?研究者也有过这样的想法,但难度太高了,最后只好放弃。
  从万年前的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大多不纯而且受损严重。试想一下,恐狼死后长期掩埋在土中,DNA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解,而且,经过无数细菌和真菌的侵蚀,它们的骨骼表面不止有自身已经碎片化的DNA,还混杂着各种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碎片。科学家就像在几万块拼图碎片中寻找零星线索,试图构建出完整的画面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  于是,他们选择找到恐狼现存关系最近的亲戚——灰狼,根据灰狼的基因组进行逆向推理,在基因碎片中捞出那些恐狼特有的序列,然后在灰狼的基因组中找到决定毛发、体型等表型特征的关键基因,做出相应的修改,让它们和恐狼的特征匹配。
  编辑后的细胞核被移植到去核的卵子中,植入了代孕母犬的体内。
  
  恐狼复活后,马斯克在X上发布了2只恐狼宝宝趴在铁王座上的图片 | Elon Musk / X
  用这样的方法,去年10月,2只雄性恐狼幼崽罗慕路斯(Romulus)与雷穆斯(Remus)出生了。
  这两个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罗马帝国的建造者,他们是一对由母狼养大的双胞胎;今年1月又有一只雌性恐狼幼崽卡莉熙(Khaleesi)出生,这个名字来自于《权力的游戏》中的龙之母。
  目前,3只小恐狼生活在美国一个80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保护区,但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并没有透露具体地点。
  复活的恐狼是真恐狼吗?
  “恐狼”幼崽就这么出生了,那它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恐狼呢?
  “恐狼”幼崽是对灰狼的基因组进行小部分编辑的结果,科学界认为,它们只是恐狼的表型模拟,而不是真正的物种复活——也就是说,与其说它们是恐狼,不如说它们是披着恐狼皮的灰狼。
  不过,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有不同的看法。他们认为,定义一个物种,不需要精确到基因层面——只要一个动物看起来像恐狼,习性也像恐狼,而且可以跟另一头基因编辑产生的恐狼交配,并产生后代,就算它们的基因没有一比一复刻万年前的恐狼,它们也应该被叫做恐狼。
  
  恐狼宝宝 | Colossal Biosciences
  
  2个月大的小恐狼雷穆斯,看起来就像一条毛茸茸的白色小狗 | Colossal Biosciences
  那3条小恐狼并不知道自己肩负了种族复兴的希望,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。现在,罗慕路斯和雷穆斯都已经半岁大了,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公布的照片来看,它们已经初见威风——现在它们身长已经将近1.2米,体重近30公斤。按这个长势,之后它们能长到1.8米长,体重能达到50多公斤。
  
  5个月的雷穆斯 | Andrew Zuckerman / Colossal Biosciences
  因为拉布雷亚沥青坑聚集了数千具恐狼化石,科学家推测它们像现在的狼一样属于群居动物。但是,人类创造的3头小恐狼并没有真正的恐狼父母,很多需要向父母和其他成年同类学习的社交和捕猎技能,它们都无从学起,而且它们从出生几天后就离开了代孕母亲,开始从奶瓶喝奶,断奶以后就自己生活。
  
  还是5个月的雷穆斯 | Robert Clark / TIME
 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成员在采访中说,在刚断奶时,他们会给小恐狼吃肉泥,来模仿母狼反刍给小狼的半消化的肉。随着小恐狼长大,现在他们会给小狼吃一些完整的、已经被杀死的动物,让它们练习撕碎猎物,但它们至今都没有杀死过活的猎物。
  更多灭绝物种也在复活的路上
 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一直致力于改造现存物种的基因,重新创造出已经灭绝的动物,特别是那些众所周知的、能引起世界轰动的物种。在它们想要复活的动物中,排名第一的就是猛犸象,紧随其后的是渡渡鸟和袋狼。
  
  复活的恐狼登上了美国《时代》周刊的封面 | Robert Clark / TIME
  他们认为复活灭绝动物好处多多。比如,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,猛犸象如果能复活并成功引入西伯利亚,它们可以踩踏灌木,促进草类生长,从而吸收温室气体;它们巨大的身躯还可以压实积雪,捕获永冻层融化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。
  前段时间,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修改了小鼠的基因,成功地在它们身上复制了猛犸象一样金黄的、长长的毛发,还加速了它们的脂肪代谢。对小鼠的基因编辑,是他们对更大型试验的预演——小鼠的妊娠期只有20天左右,而大象的妊娠期需要漫长的22个月。
  
  有着猛犸象毛发的小鼠(左)和普通小鼠(右) | Colossal Biosciences
  在这一步尝试之后,他们将要改写亚洲象的基因组,让它们匹配古代猛犸象的特征。根据报道,目前他们已经成功编辑了25个基因,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将在2026年创造出一个“猛犸象”胚胎并植入到代孕母象体内,经过22个月的妊娠期后,2028年就能创造出第一头小猛犸象了。
  
  猛犸象复原图 | Thomas Quine / Wikimedia Commons
  袋狼和渡渡鸟的复活,也在同步推进中。
  根据保存下来的袋狼头部,袋狼的基因组已经被完整重建了出来,以此为参考,这家公司已经对肥尾袋鼩的基因组进行了超过300个点位的编辑,而肥尾袋鼩是现存与袋狼关系最近的亲戚;为了复活渡渡鸟,他们锁定了它们的近亲绿蓑鸠,正在研究如何培育它们的精子和卵子前体细胞。
  
  更多物种在复活的路上 | Colossal Biosciences
  然而,不论他们创造的是不是真正的猛犸象和其他灭绝动物,更多的问题还在后面。
  一方面,经过基因编辑诞生的动物,有很大的概率会携带种种健康问题,有的胎死腹中,有的就算成功出生,也很容易夭折。比如,比利牛斯羱羊在2000年灭绝,科学家在2003年试图利用曾经在最后一头比利牛斯羱羊提取的DNA来克隆它们,结果在7个成功移植的胚胎中,有6个最终流产,只有1只出生了,却因为肺部问题只活了几分钟。就这样,比利牛斯羱羊成为了灭绝了2次的物种。
  如果灭绝动物被复活并健康地长大了,但随着气候改变和栖息地的破碎,这些物种当年生活着的原始栖息地,现在很可能已经不复存在,这样一来,它们需要被圈养在动物园的人造栖息地里,永远没办法回到野外。如果真的能够更进一步,让它们回到野外自由活动,和其他物种互动,它们有可能会成为入侵物种,影响现有生态系统的平衡。而且,如果它们和其他物种杂交,经过人工改造的基因流入自然界,对后代也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。
  而这些,都是之后才需要担心的问题了。
  参考文献
  [1]https://www.biodiversitylibrary.org/item/183045
  [2]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0-03082-x
  [3] https://www.newyorker.com/magazine/2025/04/14/the-dire-wolf-is-back
  [4] https://www.kepuchina.cn/article/articleinfo?business_type=100&ar_id=337577
  [5] https://time.com/7274542/colossal-dire-wolf/
"
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© 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 版权所有